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价值评估的本质与法则:一般价值理论导论》(Valuation: Its Nature and Laws. Being An Introduction to the General Theory of Value)是威尔伯·马歇尔·乌尔班(Wilbur Marshall Urban)于1909年出版的一部经典哲学著作。该书系统地探讨了价值的本质、法则以及价值理论的一般框架,试图从哲学的角度构建一个全面的价值理论体系。
本书为该书的第一个中文译本。该书是英语世界中首次系统探讨价值理论的专著,为价值研究奠定了基础。书稿对价值评价学科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作者不仅提出了价值评价的哲学框架,还强调了价值评价的主观性与客观性,推动了跨学科研究,并为价值评价学科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威尔伯·马歇尔·乌尔班(1873—1952)是美国著名哲学家,其学术成就主要集中在价值哲学、语言哲学和逻辑学等领域。作为英美价值哲学的先驱,乌尔班开创性地实现了价值哲学由形而上学问题转向认识论研究,推动价值哲学由宏大的世界图景建构转向精细的理论体系构建,引领了该领域研究范式的转变,为价值哲学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译者:
杜宏巍,博士,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副研究员,参与多项国家和部委的课题研究,发表数十篇论文,出版四部学术专著。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术评价理论、政策评价。
王文汇,博士,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参与多项国家和部委的课题研究,发表数篇论文。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术评价理论、货币理论与政策。
目 录
序…………………………………………………………………………… 001
第一章 引言…………………………………………………………… 001
第一节 价值通论的功能……………………………………… 001
第二节 理论起源……………………………………………… 002
第三节 心理学问题及方法…………………………………… 008
第四节 价值论的问题与方法:事实与规范、起源与
有效性………………………………………………… 014
第二章 价值意识的定义和分析……………………………………… 018
第一节 对作为累积的情感—意志分析的价值谓词的
分析…………………………………………………… 018
第二节 对将价值判断作为客体对主体的情感—意志
意义的进一步分析…………………………………… 022
第三节 对价值经验的心理学分析——作为某种认知
预设情感的价值……………………………………… 030
第四节 价值情感和价值判断的这些预设的产生及关系…… 043
第五节 对先前定义与分析的总结…………………………… 046
第三章 价值意识的模式——原始的与获得性的…………………… 048
第一节 价值情感的鉴赏性描述——对实在情感模式的
描述…………………………………………………… 048
第二节 情感中基本的鉴赏性差异——定性的与定量的…… 051
第三节 通过这些基本模式的构建而获得的意义
——价值—运动……………………………………… 059
第四节 价值情感的数量意义——获得性意义的程度与
强烈的程度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063
第五节 结论——这一分析对更深入的问题的意义………… 068
第四章 评估理论的心理学基础……………………………………… 071
第一节 情感与意志的本质及其关系………………………… 073
第二节 对情感的进一步分析——关于情感本质、
情感不同方面关系的理论…………………………… 083
第五章 情感—意志意义的连续性……………………………………… 096
第一节 认知性与一般性情感意义的获得——情感记忆
与泛化………………………………………………… 096
第二节 通过情感获得认知性意义——“情感记忆”问题…… 098
第三节 从情感中获得一般性意义——情感泛化…………… 104
第四节 价值评估过程中情感泛化作用的一般性理论
——例证……………………………………………… 115
第六章 评估法则……………………………………………………… 122
第一节 评估法则——其本质及适用范围…………………… 122
第二节 阈限法则——其一般性意义………………………… 125
第三节 价值递减(或价值极限)法则:对其心理学基础
的批评性研究及阐释………………………………… 133
第四节 价值极限法则在观念客体中的应用范围——一般
性问题………………………………………………… 143
第五节 互补价值法则:对价值限制法则的修改——其在
心理学法则中的基础………………………………… 147
第六节 价值极限法则关于内在价值观念客体的适用
范围…………………………………………………… 154
第七节 一般结论——从对不同类型客体的评估法则的
研究中得到的推论——价值获得的限度问题……… 158
第七章 简单鉴赏的价值……………………………………………… 163
第一节 简单鉴赏的价值——其起源与本质………………… 163
第二节 一般价值运动—定义及分类——其与评估法则
的关系………………………………………………… 166
第三节 在简单鉴赏的价值运动中获得的伦理价值与
审美价值——其作为获取与消费的经济学价值
决定因素的作用……………………………………… 176
第八章 个体与超个体价值…………………………………………… 198
第一节 个体与超个体价值:起源及本质…………………… 198
第二节 移情的心理学:同情性投射………………………… 201
第三节 个体和非个体参与情感的区别……………………… 214
第九章 个体价值……………………………………………………… 220
第一节 个体价值观——个体特征的价值标准……………… 220
第二节 确定理想人格特征的建构过程……………………… 222
第三节 适用于以个体价值为客体的评估法则……………… 228
第十章 个体价值(续)… ……………………………………………… 238
第一节 基于前述理论中的起源和本质分析个体价值
判断…………………………………………………… 238
第二节 对个体价值相对估测或衡量的预设………………… 245
第三节 基于功过归因和个体义务论述个体价值情感的
影响法则……………………………………………… 250
第十一章 超个体价值………………………………………………… 260
第一节 超个体价值客体——本质与起源…………………… 260
第二节 倾向的主客观参与价值……………………………… 265
第三节 主体参与价值法则…………………………………… 267
第四节 从社会同情法则推演倾向的客观参与价值
——社会协同法则…………………………………… 273
第十二章 超个体价值(续)… ………………………………………… 291
第一节 基于前述分析和理论解释的道德判断问题………… 291
第二节 道德判断的阈限与规范……………………………… 296
第三节 义务及归因的判断——与规范和限制有关………… 298
第十三章 综合偏好……………………………………………………… 304
第一节 不同类别的价值客体的相对价值…………………… 304
第二节 偏好与牺牲的理性主义与一元论—批判—唯意志
论与怀疑论…………………………………………… 305
第三节 对义务和归因判断中的综合偏好事实的分析……… 308
第四节 综合偏好分析的结论………………………………… 314
第十四章 结论:评估与评价………………………………………… 319
第一节 问题——重申价值论观点…………………………… 319
第二节 反思性评价——规范性与事实客观性……………… 320
第三节 评估的充足理由——价值的依据或约束因素……… 328
第四节 应用评估的充足理由或限制原则——其与具体规范
和假设的关系………………………………………… 338
第五节 结论…………………………………………………… 350
术语翻译………………………………………………………………… 356
人名翻译………………………………………………………………… 362
译者后记………………………………………………………………… 365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ISBN | 9787515415772 |
条码 | 9787515415772 |
编者 | [美]威尔伯·马歇尔·乌尔班 著 杜宏巍、王文汇 译 |
译者 | 杜宏巍,王文汇 |
出版年月 | 2025-05-01 00:00:00.0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384 |
字数 | 418000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