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中考 高考 考试 开卷17
服务电话 024-23945002/96192
 

互联网技术应用对农村居民福祉的影响研究

编号:
wx1203513549
销售价:
¥58.48
(市场价: ¥68.00)
赠送积分:
58
数量:
   
商品介绍


 相较以往研究,《互联网技术应用对农村居民福祉的影响研究》的创新点有:其一,将互联网技术进步因素纳入农村居民福祉研究视野,并将福祉分为主、客观两个角度分别进行考察,是种新的尝试;其二,拓展了研究内容,发现互联网技术应用对农村居民客观福祉的影响路径,并从认知和情感两个维度探讨互联网使用如何改变其主观福祉;其三,进一步挖掘研究素材,对深化本领域研究具有边际贡献。该书尝试使用多期CFPS数据构建计量模型,讨论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居民主观福祉的影响。在量化研究之外,采取基于案例的质性研究,二者交互使用有利于清晰地洞察互联网对农村居民福祉的影响。



  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启示:其一,农村发展目标应坚持福祉导向,选择高质量的发展路径;其二,重视农村居民客观福祉的区域与空间差异,实施东中西均衡发展政策;其三,优化乡村振兴投资方向,发挥互联网基础设施和农村人力资本的决定性作用;其四,丰富互联网应用场景,多渠道提升农村居民福祉;其五,完善互联网综合治理体系,营造健康的互联网环境。

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经济发展的目的在于增进人类福。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经济增长使我们摆脱了物质匮乏的窘境,到2021年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始进入新发展阶段。与新发展阶段相适应乡村振兴成为中华民族第二个百年奋斗进程的新发展目标,而农村居民福祉的提升正是这一新目标的核心意涵。本书整体的逻辑思路是,首先界定福祉概念,梳理和构建相关理论基础;其次将互联网发展嵌入农村居民福祉的历史变化中进行特征事实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讨论了互联网技术使用对农村居民主观福祉和客观福祉的影响,以及互联网对主观福祉的作用机制;最后针对互联网应用中存在的主要社会问题,基于乡村振兴战略阶段性目标和任务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本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其一,在梳理福祉的内涵和互联网技术影响农民福祉的相关理论基础之上,从多个维度梳理农村互联网发展与农民福祉变迁的特征事实。基于理论分析框架和特征事实,明确互联网技术应用是如何影响农村居民福祉的。其二,基于 Sen 的可行能力框架,从基础功能、发展功能、可持续功能三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度 2007-2018 年中国农村居民客观福祉,分析其时序变化及地区差异动态演化。其三,考察互联网发展对农村居民客观福祉的促进(或阻碍)作用。进一步地,通过地区子样本和客观福祉子维度探讨模型具备的异质性问题。此外,考虑到互联网所具备的独特空间以及报酬递增特性,引入空间计量模型和门槛模型来考察互联网发展对农村居民客观福祉所带来的外溢效应及非线性特征。其四,利用 2014-2018 年 CFPS 微观调查数据,考察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居民主观福祉的边际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研究从性别、年龄、教育水平、收入水平以及家庭规模等多个角度展开异质性分析,机制分析从认知和情感两个维度展开,以明确互联网使用是如何改变个体的福祉感受的。为缓解模型的内生性问题,使用 CMP 方法重新估计,以实现因果推断。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概念界定



2.2 基础理论



2.3 理论分析框架







第3章 农村居民互联网技术应用:福祉变迁的特征事实



3.1 农村互联网发展变迁



3.2 农村居民福祉变迁



3.3 互联网技术应用对农村居民福祉的影响:范例分享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互联网技术应用对农村居民福祉的影响机制分析



4.1 互联网技术应用与农村居民客观福祉



4.2 互联网技术应用与农村居民主观福祉



4.3 本章小结



......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521860436
条码 9787521860436
编者 王海英 著
译者 --
出版年月 2024-11-01 00:00:00.0
开本 16开
装帧 平装
页数 212
字数 200000
版次 1
印次 1
纸张 一般胶版纸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