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本书是深入研究海东李朝时期心性哲学和文学观念深层关系的第一部著作。本书专门以海东李朝时期的朱子学与其文学观念的互动渗透和演变的关系,来探讨由此而产生的其文学观念复杂的衍化过程,以及海东李朝时期“道”“文”观念演变的历史;深入探索海东李朝时期文学观念中“道”“文”关系的存在及其二者时常激烈矛盾的现象,而且还通过深入分析具体揭示了二者相补相成、融合发展的学理过程。探索文学观念中的哲学内涵,挖掘特定研究中的哲理要素,一向是古代文学审美观念研究中的一大难题,本书在这个研究领域里做出了耐心而深刻的探索,这不能不说是本书理论探索的一大创举和亮点。
李岩,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曾任国家博士后流动站评审专家,日本东京大学客座教授等。致力于比较文学理论和东方比较文学研究,代表性著作有《朝鲜中古文学批判史研究》、《朝鲜文学的文化观照》、《中韩文学关系史论》等, 2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获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
目 录
绪 论
第一章 朝鲜朝时期的政治思想与文治政策
第一节 儒家王道政治与文学风化政策
第二节 以心学为治国之本的国策与载道文学观念的确立
第三节 反权威社会意识的勃发和对空疏学风的批判
第四节 实学派对道学风气的批判与实学精神的张扬
第二章 道学思想的渐炽及其对文学的深刻影响
第一节 文人意识的道学化对文学观念的濡染
第二节 道统观念的形成与文统之制
第三节 经学研究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第三章 朱子学语境下的朝鲜朝《诗经》学
第一节 朱子学心学与经学思潮中的《诗经》学
第二节《诗大序》的继承与对朱熹《诗集传》的悖论
第三节 有关对朱熹《诗集传》真理性的论争
第四章 朝鲜朝前期性理学先驱的“道”“文”观念
第一节 丽末鲜初馆阁文人的朱子学情结及其“道”“文”观
第二节 朝鲜朝初期词章派文人“道”“文”观念的审美内涵
第三节 权近对“六经之旨”的继承与“道”“文”并重的文学思想
第四节 性理学教育家尹祥“道”“文”观中的“理”“气”论
第五节 世宗朝心性之学的特点与学界的“道”“文”意识
第五章 朝鲜朝前期勋旧词章派的“道”“文”观
第一节 朝鲜朝前期社会文化与勋旧词章派
第二节 勋旧文臣对民族文化振兴的贡献及其垂统载道的文学观
第三节 崔恒“崇儒重道,右文兴化”的“道”“文”观
第六章 徐居正“文承道统”与“文乃载道之器”的儒家诗礼观
第一节 六籍为髓:“念文辞载道之器,俾纂往哲之精粹”
第二节 长篇短章:“沨沨乎其美盛也,渊渊乎其有本”
第三节 文如其人:“诗乃心之发,气之充,辞之达”
第四节 文承道统:“礼乐文物及政教号令,何莫非圣人之文”
第五节 道德与文学:“道其德性之美,而劝勉之意寓焉”
第六节《东文选》的“载道”文学观与民族文学振兴意识
第七章 成俔的“六经正脉”论与诗歌审美本质观
第一节 “祖六经之正脉,遡往圣之渊源”
第二节 “道”“文”如“水木源流”
第三节 “锻炼精而性情逸”中的体用互补观
第四节 六经之外非皆虚文:“五谷菓蓏味虽不同,皆能荣卫骨髓”
第五节 创作主体的培根蕴藉:“劳心怵虑,饱忧患而费工夫”
第八章 成宗朝“道学”“词章”之争与成俔的《文变》
第一节 古今之争与唐宋之辨中的《文变》
第二节 “以理治文”与“文之繁华”之间的悖论
第三节 基于历史发展意识的文学改革主张
第四节 专务笃实:“不为虚美之辞,亦可笙镛世道”
第五节 尊重文学内则:“枝柯花叶纷郁,然后得庇本根”
第六节 反思道学家“刋落肌肉,独存骸骨”的附庸化文论
第九章 朝鲜朝中后期士林派文人的心学与哲理文学
第一节 士林派性理学者的“道”“文”观
第二节 金宗直的两篇诗赋与“士林惨祸”
第三节 成宗朝士林派与词章派之间的“道”“文”之争
第四节 士林派道学家许穆的古文观
第十章 成宗年间围绕《古文真宝》的“道”“文”之争
第一节《古文真宝》在海东的传播
第二节 世宗朝以后古文文献的大量备置
第三节 朝鲜朝中期围绕《古文真宝》的“道”“文”之争
第四节 世祖朝前后时期古文家的“道”“文”观
第十一章 道学岭南学派的“道”“文”思想
第一节 海东道学全盛时期的“道”“文”意识
第二节 岭南学派领袖李滉的“道”“文”思想
第三节 张显光从《道统说》至《文说》的“道”“文”合一历程
第四节 李玄逸的文学“本”“实”理论观念
第五节 柳成龙诗教观中的道学意识
第十二章 道学畿湖学派领袖李珥的实学意识与文学观念
第一节 李珥对传统理学的继承和“与时革新”意识
第二节 诗源“诚”则“精”与诗能“存省一助”
第三节《精言妙选序》及其“冲淡清和”的审美追求
第四节《精言妙选总叙》中的儒家诗教思想
第五节《文武策》“以经世致用为道”的“本”“末”论
第六节 《文策》的“道”“文”观及其文学革新意识
第十三章 “心”“君”同构视阈下的“天君”系拟人哲理小说
第一节 “百体从令之天君”与“欲雕小说于‘心’间”
第二节 治心树德和造美养人乃异曲同工
第三节 “承先儒之心学”与“达文艺之春秋”
第四节 离奇的故事情节和光怪陆离的人物世界
第五节 “欲人易晓莫如引喻”观念引领的小说艺术世界
结 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ISBN | 9787020192168 |
条码 | 9787020192168 |
编者 | 李岩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05-01 00:00:00.0 |
开本 | 其他 |
装帧 | 精装 |
页数 | 882 |
字数 | 820 |
版次 | 1 |
印次 | |
纸张 | 70g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