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苏州评弹是江南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流传至今已有四百余年的悠久历史,素有“说、噱、弹、唱、演”和“理、味、趣、细、技”等艺术特色。评弹雅俗共赏,文野并存,享誉海内外,系苏州的“文化三绝”和艺坛“三朵花”之一,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声音”。2006年5月20日,苏州评弹入列首批国家级“非遗”。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编《评弹艺术》的根本宗旨在于传承和弘扬苏州评弹“非遗”,将评弹艺术的古韵今风,以纸质出版物图文并茂的形式,分若干专题向公众展示。
特别策划 保护非遗 传承创新
3 评弹非遗保护与传统经典名著研究的设想和方案/周锡山
8 略谈苏州评弹的守正创新/唐力行
12 苏州评弹,切莫再“守株待兔”/朱栋霖
17 坚守评弹的根和魂/金丽生
20 守正是继承 创新是发展/邢晏春
23 长篇苏州评弹的危机与转机/孙光圻
27 评弹传承的重点应是传统书目的整理提升/潘 讯
32 浅论苏州弹词《啼笑因缘》到《娜事xin 说》的演变传承/殷德泉
39 新媒介生态下曲艺栏目转型之路探析
——以苏州广播电视总台《苏州电视书场》为例/姚 萌
43 守住艺术本体是评弹非遗传承的根本任务/陈琪伟
49 一场评弹艺术的生态自救运动/“ 还是评弹嗲”吴语文化青年社群
思考平台
57 寻觅旧时的“吴苑深处”/曾 夕
62 “苏州评弹”《声声慢》争论的背后/潘 讯
65 努力让江南声音更多地“双破圈”
——上海评弹团近年来出访、巡演纪实/高博文
68 “跨过板桥到庵门”唱词与唱腔的关系问题/朱光磊
72 上海评弹票房生态图鉴/陈 涛
弦索春秋
79 一位追求性别平等的评弹女艺人:汪梅韵/丁 玫
84 人如白雪艺流芳——怀念评弹名家高雪芳先生/戴棠安
88 我与蒋云仙好婆的最后时光/孟辰霖
书坛拾遗
95 身残志坚 评弹响档/元舟 弦声
98 听书二则/潘益麟
101 苏州的沧洲书场/张 昕
104 严冬瑞雪盖梅亭/金 戈
106 再忆“迎园” 情系评弹/韩瑶尊
品艺随笔
111 吕咏鸣的评弹音符/殷德泉
114 闲话苏州评弹中的“缠夹二先生”/杨旭辉
117 琴韵未随花月送——怀念评弹名家朱雪琴/言 霁
122 苏似荫先生的“脚色艺术”/夏 煜
125 草蛇灰线——苏州评话“唐三国”审美结构之宝/张 进
128 不走寻常路——论“评弹才子”黄异庵的创作特点/胡音婷
132 论选曲《情探》中敫桂英情感的评弹演绎/庄芸菲
137 朱恶紫与《古银杏》/严雯婷
143 弹词公案第一书——《大红袍》赏析/曹正文
吴韵芳菲
147 山塘街的遐想/袁公仰
149 斜抱琵琶学说书/吴翼民
152 弹词开篇吟唱的是中国式的希腊悲剧/耕云庐
154 旧酒承新曲,唱罢离人归——当苏州评弹遇上《声声慢》/潇 潇
人物之窗
159 评弹人生 人生评弹
——评弹名家金丽生荣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曲艺)”/殷德泉
163 如风弄竹 似水过石——袁小良的评弹艺术之路/任雨风
168 十年建功举蓝图 铿锵玫瑰别样红
——张家港市评弹艺术传承中心主任季静娟先进事迹/张 进
研究之路
175 我和苏州评弹的研究(1)/周 良
183 我和苏州评弹的研究(2)/周 良
187 我和苏州评弹的研究(3)/周 良
190 我和苏州评弹的研究(4)/周 良
194 我和苏州评弹的研究(5)/周 良
196 我和苏州评弹的研究(6)/周 良
199 我和苏州评弹的研究(7)/周 良
201 我和苏州评弹的研究(8)/周 良
202 我和苏州评弹的研究(9)/周 良
204 我和苏州评弹的研究(10)/周 良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苏州大学出版社 |
ISBN | 9787567250949 |
条码 | 9787567250949 |
编者 | 苏州戏曲博物馆(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俞玖林 编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4-12-01 00:00:00.0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16 |
字数 | 255000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