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中考 高考 考试 开卷17
服务电话 024-23945002/96192
 

公共知识的认知逻辑

编号:
wx1203622341
销售价:
¥65.57
(市场价: ¥79.00)
赠送积分:
66
数量:
   
商品介绍

国内外对公共知识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在涉及多主体之间的认知、约定、博弈等问题时提出的概念。本书从多主体、知识与行为三个角度探讨了公共知识是什么、与协同行为的关系,以及主体认知能力的有限性导致的公共知识悖论及其弱化的方法。对公共知识的认知逻辑进行研究,目的是认识多主体知识在主体认知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以便更好地将公共知识逻辑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获得相对公共知识,促进群体协同行为的达成,这对科学知识的生成机制研究有重要启示。本书适合逻辑学、科学哲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究人员阅读。

陈素艳,女,山西阳泉人,哲学博士,山西大学认知哲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山西省逻辑学研究会会员。现任山西警察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逻辑学、认知逻辑、认知哲学研究。在《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系统科学学报》等国内外刊物发表数篇;出版认知哲学译著《符号逻辑:语法、语义和证明》。

绪论第一章 公共知识及其特征  第一节 公共知识的定义  第二节 公共知识的特征  第三节 对定义和特征的认知第二章 公共知识的逻辑刻画  第一节 公共知识逻辑公理系统方法论  第二节 公共知识逻辑公理系统  第三节 公共知识逻辑公理系统的认知特征第三章 多主体与多主体知识  第一节 主体知识的逻辑表征  第二节 多主体知识层级结构的逻辑表征  第三节 层级结构与公共知识第四章 多主体、多主体知识与多主体行为  第一节 多主体认知系统模型  第二节 知识先决条件原则  第三节 主体认知与行为  第四节 公共知识与协同行为  第五节 多主体知识与时间序列行为第五章 相对公共知识的获得  第一节 公共知识悖论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 悖论引发的协同攻击难题  第三节 相对公共知识何以提出  第四节 相对公共知识的获得  第五节 含有相对公共知识的认知逻辑公理系统第六章 相对公共知识的应用  第一节 公共信念与相对公共知识  第二节 时间算子与相对公共知识  第三节 公开宣告与相对公共知识  第四节 常识与相对公共知识结语参考文献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 9787522848907
条码 9787522848907
编者 陈素艳 著 无 编 无 译
译者 --
出版年月 2025-05-01 00:00:00.0
开本 其他
装帧 平装
页数 188
字数 185
版次 1
印次 1
纸张 一般纯质纸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