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1.当代名家以通识视野导读《孟子》之作。南京大学徐兴无教授对《孟子》熟读精思,结合孟子一生游说诸侯的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演绎其思想精华,阐释其对所处战国社会的影响,及对中华文化和世界文明的影响。
2.以古为今用的视野挖掘适合现代社会的思想资源。孟子的社会理想重视“文教”的维度,对提升人民精神生活有指导意义;孟子的民本思想重视人民的“恒产”“恒心”,是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思想源泉;孟子的心性良知对提升人格修养、培养有素质的公民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3.全彩图文,丰富读者的感性认识。随文配有人物图、场景图、版本图、书法、碑刻、拓片、出土文献等四十余幅。还可以扫描封底二维码,观看与徐兴无教授面对面的小视频。
本稿为“中华经典通识”系列丛书一种,本书围绕《孟子》及孟子思想,从成书的时代背景、图书的内容、孟子思想的精要、《孟子》一书对中国社会影响等方面展开,讨论孟子其人、其书及今天阅读的价值意义。本稿分七部分:一 困吝存志——流亡者与一部伟大的经典 赵岐《孟子章句》 写本时代的《孟子》 刊本时代的《孟子》 出土文献与《孟子》二、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人生与使命 母教一人——孟母和孟子的人生 孟子对孔子的继承 孟子的抱负三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文化精神的创新 良知:人性的深处 仁义礼智圣:道德体系 万物皆备于我:人与宇宙四、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孟子的经典课 尚友古人:经典的意义 辞与意:如何读经典 尽信《书》不如无书:跳出经典五 仁政——人是政治的目的 王何必言利:政治的根本 恒产与恒心:为民置产 稽而不征:小国的立国之道 不道齐桓晋文之事:反对战争六 君子志于道——孟子与儒家的道统 见而知之与闻而知之:道的传承 中道而立,能者从之:道的实践 孔孟之道:《孟子》与唐宋新儒学七 日月之明,容光必照——《孟子》对世界的影响 《孟子》与东亚 《 孟子》与西方
徐兴无,南京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国古代文学。著有《孟子》《刘向评传》等;点校《册府元龟(校订本)》一百卷近二百万字,该项目2007年首届中国政府出版奖正式奖。
今天我们为何读《孟子》
一、困吝存志——流亡者的经典
1 《孟子章句》和汉代的经学
2 写本时代的《孟子》
3 刊本时代的《孟子》
二、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人生与抱负
1 母教和孟子的人生
2 孟子对孔子的继承
3 孟子的抱负
三、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文化精神的创新
1 良知:人性的深处
2 仁义礼智:道德体系
3 万物皆备于我:人与宇宙
四、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孟子的经典课
1 尚友古人:经典的价值
2 辞与意:经典的释读
3 取义:经典的批判与重构
五、仁政——人是政治的目的
1 王何必言利:政治的根本
2 民为贵:政治的主体
3 恒产与恒心:制民之产
4 民事不可缓:小国的立国之道
5 善战者服上刑:反对战争
六、君子志于道——孟子与儒家的道统
1 然而无有乎尔:孟子的使命
2 君子欲其自得之:道的实践
3 予岂好辩哉:道的争论
4 孔孟之道:《孟子》与唐宋新儒学
5 大而化之:新儒学与东亚文明
后 记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ISBN | 9787101170320 |
条码 | 9787101170320 |
编者 | 徐兴无著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04-01 00:00:00.0 |
开本 | 其他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52 |
字数 | 130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