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本书在原定礼仪文化概念、剖析基础理论、梳理继替规律及当代价值基础上,重点分析因家礼家风、社情礼序、礼俗礼义、师生礼道异化及礼仪礼治失范等导致现代化进程中精神底色淡化、公民失礼行为渐增、国家形象弱化等问题,针对性提出如下对策建议:首先,形容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即通过对人生礼仪、家风礼教的弘扬,传承发展家庭生活中的孝慈家风礼仪;通过对师道礼制、学生交往礼仪的导引,创建上下有序的仁爱校规礼仪;通过对节庆婚葬礼俗、公共规约礼制的改造,培育公共空间的互敬世情礼仪;通过对家国同构制度、礼法交融位育的梳理,并借助现代传媒手段,重塑和谐发展的文明国体礼仪。其次,增强礼仪文化的系统性。即将礼仪文化系统诸因子组合成一个生态文化系统,探讨调整内部各组成因子的权重及其影响,以确保礼仪文化系统能够将传统与现代"水乳交融”且具有内在整合力修复力,进而诠释礼仪文化生态的创新性。最后,拓展礼仪文化的时代性。立足“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的应用场域,通过分析当前多元文化碰撞与动态开放的特质,建构仪式与道德契合共生、家庭与社会异质同构、隐喻与明示良性并存、敬畏与平等和合化育的礼仪文化,促进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共兴,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独特性与先进性。
傅琼,女,出生于1972年1月,历史学博士,江西农业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礼仪文化建设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省高校党建课题和省教科规划课题等近30项。在《人民论坛》《欧洲研究》《世界民族》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3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1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网全文转载、1篇被《新华文摘》摘录主要观点。主编教材8部,独著1部获得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绪论
第一节研究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研究的基本框架
第一章概念与价值:礼仪文化的当代界说
第一节概念厘定
第二节理论基础
第三节继替规律
第四节当代价值
第二章记忆与现实:礼仪文化现状的实证调研
第一节实然场域调研
第二节个案今昔对比
第三节横向比较关联
第三章弥散与断链:礼仪文化现状的实践反思
第一节家礼家风变化的根源
第二节社情礼序异化的根由
第三节礼俗礼义异化的缘由
第四节师生礼道变化的因由
第五节礼仪礼治失范的本因第四章借鉴与独创:礼仪文化建设的中外比较
第一节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
第二节中西礼仪文化的交流互鉴
第三节“正棱锥”模式的建构
第五章链接与建构:礼仪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形塑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
第二节增强礼仪文化的系统性
第三节拓展礼仪文化的时代性
结语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参考文献
后记
图次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ISBN | 9787519484514 |
条码 | 9787519484514 |
编者 | 傅琼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04-01 00:00:00.0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精装 |
页数 | 312 |
字数 | 350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