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全书内容主要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对太湖南岸桑基鱼塘的起源、兴起、成熟、萎缩等发展历史进行了整理与剖析,尤其是从产业发展视角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传统桑基鱼塘结构变化与规模萎缩的主要原因;第二部分主要对应第三章,基于农户问卷调查情况,采用成本效益分析、能值分析、综合评价等方法,对代表桑基鱼塘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三种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以揭示传统桑基鱼塘的保护价值以及新型桑基鱼塘的发展前景;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对桑基鱼塘代表性遗产“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和关联性遗产“浙江湖州太湖搂港”“中国蚕桑丝织技艺(部分)”“浙江桐乡蚕桑文化系统”“浙江吴兴诿港圩田农业系统”进行了总结与介绍;第四部分包括第六章和第七章,阐述了桑基鱼塘相关文化遗产之间的内部关联及保护利用进展,提出了关于统筹推进太湖南岸桑基鱼塘多元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有关建议和想法。
前言
第一章 太湖南岸桑基鱼塘的起源与演变
第一节 蚕、渔业在太湖南岸的形成
第二节 太湖开发与“淡港”水利工程
第三节 关于桑基鱼塘起源时间的探讨
第四节 太湖南岸桑基鱼塘的发展演变
第二章 太湖南岸桑基鱼塘的衰退与萎缩
第一节 桑基鱼塘的结构变化与规模下降
第二节 蚕桑、水产、湖羊等产业发展影响
第三节 外部经济社会条件变化及主要影响
第三章 太湖南岸桑基鱼塘生产效率的跨时期分析
第一节 跨时期的三种桑基鱼塘
第二节 成本收益对比分析
第三节 生态经济分析与评价
第四章 代表性遗产: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
第一节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历程
第二节 生产内涵:循环农业及特色产品
第三节 生态内涵:种质资源及生态功能
第四节 技术内涵:基塘立体复合种养技术
第五节 景观内涵:空间格局及复合景观
第六节 文化内涵:传统鱼文化和蚕桑文化
第五章 关联性遗产:淡港、圩田与蚕桑交相辉映
第一节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浙江湖州太湖裟港
第二节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第三节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浙江桐乡蚕桑文化系统
第四节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浙江吴兴淡港圩田农业系统
第六章 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的保护与利用实践
第一节 体制与机制建设
第二节 遗产保护与传承
第三节 遗产开发与利用
第七章 多元遗产视域下太湖南岸桑基鱼塘的未来展望
第一节 桑基鱼塘及相关文化遗产的内在关联
第二节 桑基鱼塘相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现状
第三节 关于统筹推进太湖南岸桑基鱼塘多元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总体设想
附录
1.太湖南岸传统桑基鱼塘遗存
2.太湖南岸桑基鱼塘农户调查表
3.能值分析相关指标及计算方法
4.桑基鱼塘生态经济评价计算方法
5.能值流动图的图形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 | 9787109326675 |
条码 | 9787109326675 |
编者 | 顾兴国 等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4-12-01 00:00:00.0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196 |
字数 | 165000 |
版次 | 1 |
印次 |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