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夏玉米最大种植区,也是化肥消耗总量较大的区域。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大幅度降低了肥料利用效率,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十三五期间,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两减”专项“黄淮海夏玉米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的资助下,“黄淮海夏玉米化肥减施增效关键技术”课题运用多种研究手段,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多学科知识相融合,针对夏玉米化肥减施关键技术(夏玉米全程养分供需特点和营养诊断指标、养分高效品种筛选、高效新型肥料筛选与产品创新、精准施肥机械与水肥一体化技术)和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技术(秸秆还田、氮肥有机替代、磷肥有机替代、玉米间作绿肥)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本书旨在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的主要成果,针对高产、高效、环保等多重目标,总结凝练黄淮海夏玉米化肥减施增效关键技术。
前言
第1章夏玉米养分需求新特点
1.1研究方法
1.2收获期籽粒产量、生物量和吸氮量
1.3干物质和氮素累积动态规律
1.4花前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累积规律
1.5讨论和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优质高效夏玉米品种的利用
2.1研究方法
2.2产量、施氮量和氮平衡
2.3花前花后干物质累积与收获指数
2.4花前花后吸氮量、氮收获指数与氮转移
2.5讨论和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高效新型肥料创新与应用
3.1研究方法
3.2主要肥料特点
3.3田间产量与氮肥效率
3.4植株阶段生长指标
3.5土壤无机氮供应动态
3.6土壤氨挥发和无机氮残留
3.7讨论和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精准施肥机械配套应用
4.1研究方法
4.2国外播种施肥机械特点
4.3国内播种施肥机械特点
4.4应用不同机械的田间产量
4.5氮素利用效率
4.6讨论和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化肥减施技术Meta分析
5.1研究方法
5.2总样本施氮量
5.3施氮方式对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5.4施氮方式对经济效益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5.5不同氮肥类型的一次性施肥对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5.6讨论和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秸秆还田对玉米生产和养分利用的影响
6.1研究方法
6.2长期秸秆还田对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
6.3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综合肥力的影响
6.4长期秸秆还田对植株性状的影响
6.5讨论和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氦肥有机替代对玉米生产和养分利用的影响
7.1研究方法
7.2系统减氮潜力
7.3有机肥替代部分化学氮肥对产量与氮肥利用的影响
7.4有机肥替代部分化学氮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7.5讨论和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磷肥有机替代对玉米生产和养分利用的影响
8.1研究方法
8.2化学磷肥减施潜力
8.3有机肥替代部分化学磷肥对产量的影响
8.4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化学磷肥利用的影响
8.5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变化特征
8.6讨论和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化肥减施技术的农学、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
9.1研究方法
9.2产量和氮肥利用
9.3活性氮损失和氮足迹
9.4温室气体排放和碳足迹
9.5社会经济效益
9.6讨论和小结
参考文献
第10章化肥减施技术的示范推广
10.1主要技术集成
10.2示范推广体系
10.3示范应用效果
附表Meta分析文献列单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 | 9787109284357 |
条码 | 9787109284357 |
编者 | 孟庆锋,陈新平 编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4-11-01 00:00:00.0 |
开本 | 32开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08 |
字数 | 152000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