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封神:东方美学笔记》是叶锦添倾力打造的一部关于电影美术创作的深度记录之作。全方位展现了电影从概念构思到画面呈现的全过程。在梳理多年电影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全书聚焦《封神三部曲》的精神底蕴,以根源性的中国意识为贯穿始终的主线,使用大量手稿与设计图,从神话的氛围/场域、角色造型设定、道具的考古基础等多个维度,以美学随笔的方式建构电影《封神三部曲》的美学体系,出入于商周青铜器、宋人山水画、《山海经》与《庄子》等典籍,同时结合作者自身在《卧虎藏龙》《夜宴》《赤壁》等诸多经典古装电影及大量的舞台艺术和当代艺术实践中的艺术经验,全面阐发了自己的艺术与哲学之思,开启了《封神三部曲》系列电影与受众之间的更深层次也更为持久的思想对话,将当代的观众全面带入与中国古典精神互动的精深境界。
全书共四百余页,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书中不仅收录了海量的创作草图、概念设定,更融入作者多年来沉淀的美学理论、哲学观念,以及他对艺术和东方文化的独到见解。阅读此书,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新东方主义美学理念的深刻阐述,更能看到对如何通过传统文化的当代性表达,从而创造出既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又符合现代审美价值的优秀作品,同时为东方美学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与启示。
2020年东京奥运会及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领奖服的设计师,曾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艺术指导,东方美学大师,新东方主义美学的诠释者。作为世界知名电影与舞台美术指导、服装设计师和视觉艺术家,其不断探索及解构“新东方主义”美学理念,诠释古代文化对未来的启示。
担任美术指导及服装设计的影视代表作品主要有:《封神三部曲》、《卧虎藏龙》(2001年,获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及英国电影学院“最佳服装设计”奖)、《夜宴》、《赤壁》、《风声》、《大明宫词》、《橘子红了》等;为英国国家芭蕾舞团、云门舞集、舞蹈家以及导演如阿库·汉姆(Akram Khan)、罗伯特·威尔逊(Robert Wilson)和杨丽萍提供舞美及服装设计。
先后在北京、上海、中国台北、中国香港、巴黎、伦敦等地举办个人艺术展。出版《奔向无限透明的蓝:叶锦添的创意美学》《向前迈进的日子:叶锦添自传》《无时序的世界》《凝望》《神思陌路:叶锦添的创意美学》《神行陌路:叶锦添的新东方主义》《中容》《大火》《繁花》等著作。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推荐序三
自序
缘起 中国记忆
第一章 空 间
中国神话与《山海经》
庄子与重叠的世界
出入时间的神话
中国宗教与“漫天神佛”
神话内容的变迁
《封神三部曲》的神话构思
第二章
镜像的世界
“玄”与“虚”
次能量世界
青铜器的巫神时间
东方古典韵味的神话世界
第二语言
第三章
场域
《封神三部曲》如何定调
“气氛先行”的制作方法
表现主义美学的延伸
超现实主义的戏剧性介入
电影工业化的探索
概念·场景的设定
昆仑山,不断再生的能量场
都城朝歌,一切故事的开始
饕餮,精神的压制
西岐,唯一的绿洲
第四章
角色
人间斗争
殷寿
姬发
殷郊
西伯侯——姬昌
姜王后
闻太师
四伯侯
殷郊及质子团
平民百姓
仙家势力
“金鳌”仙人
元始天尊
姜子牙
哪吒
杨戬
金鳌岛仙人
通天教主
申公豹
数字角色与数字生物
龙须虎
雷震子
墨麒麟
九尾狐
女幽文化的源流与创造
塑造·妲己的诞生
中国的“女幽”
源自京剧行当的灵感
“本我”与“非我”
第五章
道具
兵器篇
帝乙剑
鬼侯剑
比干剑
王家侍卫剑
纹饰
夔龙纹
蟠螭纹(蛇纹)
云雷纹
第六章
时间的神话
再谈新东方主义
何谓“东方”
精神DNA
“原宇宙”
中国人的文化动力学
现代性的迷乱
新东方的语言
传递东方的声音
时间的神话
后记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ISBN | 9787515415000 |
条码 | 9787515415000 |
编者 | 叶锦添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02-01 00:00:00.0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476 |
字数 | 485000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