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当挚爱开始遗忘世界,语言成了无力的工具】
?一个是罹患阿尔茨海默的大学教授,一个是享誉世界的语言学家,当人生挚爱开始将自己遗忘,语言能起到什么作用?打开人类心灵的方式,除了语言,还有什么?
?丈夫失智,她提前退休回家全职照护,却束手无策。毕生钻研学术,却不记得有任何文献告诉她,怎样照顾心智渐失、不发一语的伴侣。
?阿尔茨海默是人类共同的困局。财富和学识能够避免人生的很多问题,但阿尔茨海默这件事,却只掌握在老天手里。
【十二年阿尔茨海默病照护实录,一场与失智丈夫的漫长告别】
?书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最真实的照护细节:丈夫反复煮咖啡却忘记饮用,洗澡时的无助拉扯,深夜失眠的焦灼……
?面对丈夫种种突发、陌生的举动,身为照护者的妻子应接不暇。照护不同于相伴,照护是一次又一次为一个便溺的病人擦屎接尿,是用全身力气从里到外给一个成年男人穿脱衣物,是精疲力竭无法入睡只因无时无刻倾听动静,以备随时跳起来处理突发状况。
?她以妻子的温柔凝视细节,以照护者的勇气剖析自我。当你老得忘了世界,我该如何来爱你?
【从照顾伴侣到照顾自己,讲述如何卸下“爱的枷锁”】
?郑秋豫用十二年照护的领悟,教会我们如何在遗忘的深渊中重新定义爱与尊严——卸下“爱的枷锁”,才能拾起爱的能力;照顾好自己,才有余裕照顾好病人。
?她曾因“爱的枷锁”濒临崩溃,在接纳脆弱后学会与机构协作、向亲友求援,最终在绝望中开出新生。她写下溃堤后的重生,也写下对社会的叩问:我们如何让照护者被看见?如何让衰老保有尊严?
?复旦大学梁永安评价其“远超预期,充满启悟”,北大教授胡泳则称其为“生命意义的终极追问”。本书荣获金石堂书店年度十大好书、博客来心理励志畅销书。
?如果你也即将或正在照护所爱之人,这本书能帮助你走出孤独,拨云见日。
【郑秋豫的故事戳中了老龄化社会的隐痛】
?“我先生失智了,我女儿在美国”,郑秋豫的故事在老龄化社会里并不是个案。当伴侣生病,子女不在身边,银发老人不得不独自面对照护重担与晚年孤独。老人照顾老人能坚持多久?病人的照护以机构还是家庭为主?谁来做这个决定?作者书写了老人照顾老人的艰辛,也对养老议题进行了理性反思。
这是一本阿尔茨海默照护者回忆录,年过七旬的语言学家诚恳地书写个人经历,记录了伴侣患病后,从无话不谈、风度翩翩的大学教授变得一语不发、失智失能的过程。作为二十四小时的贴身照护者,她在被爱人遗忘和照护重担的双重打击下,一度失去睡眠,也失去自我。
从“不敢生病”到“接纳脆弱”,作者通过洞察自己和病人的处境,并从亲人、朋友和社会机构方面获得支持,最终走出孤独,为自己和伴侣找到了新生活的秩序。她希望借由这本书,与每一位正在或即将照护所爱之人的读者分享自己的感悟:卸下爱的枷锁,才能拾起爱的能力;照顾病人,也照顾自己。
郑秋豫,语言学家,美国布朗大学语言学博士,前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所长、特聘研究员。
1950年生于台北。从事语音学与语音科技开发跨学科研究近四十年,在口语韵律研究方面成果丰硕且屡有创见,并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为国际语音学界、语音科技学界及语料库语言学学界所熟知,被誉为“语言学界的传奇楷模人物”、亚洲女性学者的典范。
因丈夫罹患阿尔茨海默病,2018年提早两年退休回家,成为丈夫的全天候照护者。
【序】原来我写的是许多人心中的那本书
【繁体版序】记得有人爱着你
一、再也无言
没有文献、书籍告诉我,怎样照顾一个心智渐失、不发一语的亲人,不再言语的伏波,关上了心灵的窗户。
二、电话:忧心如焚的序曲
上班时间,伏波每天夺命连环叩般地拨打我的手机,
我开始忧虑,他的记忆是不是有老化以外的问题……
三、咖啡
原本每天煮咖啡的伏波,渐渐地连怎么喝咖啡也不记得了……
到底他心中还剩下了些什么?
四、洗澡,好吗?
大部分时间,照顾病人的家人是无助的,我一再面临的是束手无策、焦虑不安,几乎时时忧心如焚。
五、厨房失守
明知伏波是病人,无法控制行为,但我仍然觉得底线被踩到了。
我不断地对自己说:“我不能生气,我不能生气。”
六、浴室之乱
我不能跟伏波理论、不能期待他会改变,只能每次善后、每天善后,善后善后善后……善后了,再准备面对下一次的善后。
七、失眠
我在地铺上一睡就是一年多,日夜的恶性循环下,
陷入困倦时不敢睡、该睡时睡不着的窘境。
八、旅行
伏波安坐在我身旁,握着我的手,身体放松,微笑注视着窗外。
我松了口气……至少这时候的他是享受的。
九、今天的日子要怎么熬呢?
所有努力换来的都是空洞、呆滞的目光和摇头拒绝,
伏波只是无语地坐在一边,他的挫折也成了我的挫折!
十、就散个步
照顾失智的家人,于他,是对我做一场漫长的告别,
于我,是陪伴他走最后那一条黑暗的长路,只能且战且走地摸索前进。
十一、一次也没有走失过
为了避免伏波走失,我决定一刻也绝不让他独自一人待着。
我放弃隐私、失去了自己的生活,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十二、吃药
渐渐地,吃药的困难度加大了,犹如打仗,作战计划成了我每天的功课。
十三、门诊
伏波不再理解为什么要等候,不再理解为什么等候如此漫长。
他坐立难安且焦躁不已,不断地要求离开:“走吧!回家!”
十四、送入机构的前夕
七十二岁的我,一方面非常不想、更不舍把先生送走,一方面则终于必须面对“我还可以承担多久在家照顾”的现实……
十五、好久不见:无尽的思念
女儿说:“我们只要继续爱爸爸,一直爱他就好。
他心里一定知道我们爱他,只是说不出来罢了。”
十六、入院
伏波心智状态很低,不能理解语言,也无法用口语表达。
我深知,我与医疗团队、护理人员及陪病看护的配合是关键。
十七、走出忧郁
逃避了这么久,终究还是得接受和面对,
我决定不再拖延,做个听话、合作的病人。
十八、后援
我何不找几位好友组成一个“后援小组”,
一旦有紧急状况出现,共同分担援助我的重任?
十九、无人签字
“你的家属呢?过来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名。”
“可是我没有家属可以来签名。我先生失智了,我女儿在美国。”
二十、谁来照顾?
老人照顾老人,能坚持多久?
失智症病患的照顾,是否以在家里最佳?
二十一、不给你添麻烦
我不愿成为孩子的负担,不要求孩子回报,
只盼她能独立自主,自由自在地追求人生。
二十二、夕阳人生的自己
以往肩负的责任终于多已卸下,
今后的我,无牵无挂地回归自己。
【特别收录】女儿岚岚的内心话
【跋】《你忘了全世界,但我记得你》的学术价值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ISBN | 9787521770261 |
条码 | 9787521770261 |
编者 | 郑秋豫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03-01 00:00:00.0 |
开本 | 其他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56 |
字数 | |
版次 | 1 |
印次 | |
纸张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