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1. 梳理冷战历史,还原60余年的冷战情报暗战,串联谍战不同阶段
以故事线为脉络,划分英苏谍战4个阶段:1945年古琴科事件,1930—60年代“剑桥五人组”的潜伏,1960年代柏林隧道与古巴导弹危机,1980年惊险濒临核战边缘。揭示大国博弈之下的谍报交锋,如何改写冷战结局,影响世界进程的走向。
2. 讲述比间谍小说更离奇的真实历史,揭秘双重间谍的传奇经历
披露“剑桥五人组”、乔治·布莱克、潘科夫斯基等英苏双重间谍的传奇经历。他们出于怎样的选择,背叛自己的国家,在波谲云诡的冷战局势中,左右东西方阵营的较量。
3. 历史学者、专栏作者 沙青青 全新力作
作者具备专业研究及历史科普的背景,梳理大量史料,以故事线为线索,讲述冷战期间英苏的情报暗战。本书兼具专业性与可读性,既是情报史研究的切口之作,又满足大众对间谍轶闻的猎奇心理。
4. 缪其浩作序,陆大鹏、程衍樑 、郑诗亮、刘怡鼎力推荐
1987年,彼得?赖特在其回忆录《抓间谍的人》中,公然指控曾执掌英国军情五处的罗杰?霍利斯为苏联间谍,代号“埃利”。这本书如一块巨石,在英国政坛和情报界掀起滔天骇浪。
本书以此为引,揭露20世纪初至冷战高峰期的英、美、苏情报系统的崛起、发展以及彼此斗争的情报暗战。
全书如抽丝剥茧,以大量绝密档案、真实采访、当事人著述,揭秘冷战博弈的情报真相。书中以间谍的潜伏与暴露为线,串联谍战的四个阶段:古琴科事件背后暗流涌动,拉开冷战的序幕;“剑桥五人组”潜伏在英国核心情报部门,对苏输送关键情报;柏林隧道与古巴导弹危机期间,双方谍报交锋惊心动魄,冷战局势不断升级;1983年韩国客机被击落,瑞安行动、“优秀射手83”军事演习展开,世界濒临核战的边缘。直到苏联解体后,“埃利”的真实身份仍是未解的谜团,等待真相的揭晓。
书中讲述了多位英苏双重间谍的传奇经历,包括“剑桥五人组”、乔治·布莱克、潘科夫斯基等。他们为何选择游走于枪口刀锋,过着忠诚与背叛的双面人生?为了崇高的理想、个人的利益,还是出于报复?时至今日,我们只知道他们的每一次行动扭转了历史的天平,改变了世界。而那些尘封的往事与不为人知的真相,早已在岁月的长河中化为不可追的幻影,徒留后人无尽的揣测与遐想。
似梦似真,敌友难辨。讲述比间谍小说更离奇的真实历史。
历史研究者。上海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曾在上海图书馆服务多年,从事研究与管理工作。长期关注冷战史与东亚近现代史,学术成果见于《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等权威刊物。专著有《暴走军国:近代日本的战争记忆》《昭和风,平成雨:当代日本的过去与现在》等,另有译著多种。此外,也是播客节目《东亚观察局》《边角聊》的主播以及《忽左忽右》的常驻嘉宾。
一、长日将尽
1. 失控的畅销书
2. 小说照进现实
3. 代号“埃利”
二、“古琴科事件”
4. 不速之客
5. 英国人的算计
6. 敌人的构建
三、“剑桥五人组”
7. 祸不单行
8. 环环相扣
9. “我们的人”
四、柏林隧道与古巴导弹
10. 柏林的地下
11. 古巴导弹危机的幕后
12. 叛徒们的游戏
五、1983:最危险的一年?
13. 被击落的客机
14. “瑞安行动”
15. “优秀射手83”军事演习
六、究竟是谁
16. 官僚们的辩护
17. 旧账与新账
18. 冷战余音
人物事件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ISBN | 9787521774030 |
条码 | 9787521774030 |
编者 | 沙青青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03-01 00:00:00.0 |
开本 | 其他 |
装帧 | 精装 |
页数 | 208 |
字数 | |
版次 | 1 |
印次 | |
纸张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