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本书从“平台给传媒生产带来了什么? ”问题出发, 选择与平台发展密切相关的网剧行业, 以战略行动场域理论为基础, 分析了2007-2020年网络剧生产端竞合格局的变化, 并从产业发展历史角度解析这种变化的动因。进一步, 从经济效益和产品多样性视角分析平台对网剧生产者和内容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前网剧行业的生产端并没有走向学者描绘的以平台为基础的乌托邦图景, 反而形成了以平台为中心的生产系统, 推动了网剧生产的集中化, 这一现象对非平台生产者的经济收益和内容的多样性带来了较为负面的影响。
刘怡君,女,贵州贵阳人,2022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贵州财经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领域主要为传媒经济学和平台经济,关注传媒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平台对传媒产业的影响。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篇,其中CSSCI来源刊物4篇。参与省部级以上项目多项,参编教材2部。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理论框架和研究思路
第一节 理论选择依据
第二节 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网剧生产竞合格局的演进
第一节 网剧生产竞合格局网络的动态演进
第二节 网剧生产竞合格局的静态结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网剧生产竞合格局演进的动因:外部环境和平台策略
第一节 网剧生产场域生成的基础(1996-2006年)
第二节 网剧生产竞合格局演进的动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网剧生产竞合格局变化与生产者市场收益
第一节 假设提出和基础数据分析
第二节 回归结果
第三节 进一步研究:数字平台主导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网剧生产竞合格局变化与生产内容多样性
第一节 网剧生产内容多样性变化的三个阶段
第二节 网剧生产内容和电视剧生产内容的对比
本章小结
结语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讨论与建议
第三节 未来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1 第四章和第五章的半结构访谈提纲
附录2 访谈对象基础信息(匿名)
附录3 第五章内容分析法的数据结果
参考文献
后记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 | 9787522746999 |
条码 | 9787522746999 |
编者 | 刘怡君著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01-01 00:00:00.0 |
开本 | 其他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37 |
字数 | 238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