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彼得·伯克是剑桥大学荣休教授、新文化史研究的旗手,在国内外史学界有很大的影响力,本书是他近年的新作,全面介绍了16至20世纪的西方流亡者和客居者在寄居国所创造的新知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反映了知识史、移民史领域的最新成果,观点独特,前沿性强,同时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本书是英国著名文化史家彼得·伯克的最新作品,对流亡者与客居者在知识史上的贡献做了广泛的思考,充满了逸闻趣事和引人入胜的发现;讲述了流亡者与客居者即使在背井离乡的阴影下,也能创造新的知识。伯克认为,历史上不同文化背景学者之间的相遇,对双方都是一种教育,让他们接触到不同的思维方式。流亡者用疏离超然的眼光看待祖国和客居国,使他们能够注意到两国学者所忽略的东西;与此同时,两种不同的思想风格有时经过他们的融合会通后,也会产生创造性的混合,产生新的知识。本书作者彼得·伯克是剑桥大学荣休教授,引领新史学的史学巨擘、新文化史研究的重要旗手,在国内学术界和读者群体中也有很大的影响力。本书是他在知识史领域的最新力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反映了欧美学术界知识史和移民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观点新颖,前沿性强,拓展了史学史研究的思路。
彼得·伯克(Peter Burke,1937—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牛津大学博士,现为剑桥大学荣休教授,专长欧洲近代早期历史,尤其专长社会史、文化史和思想史,其大量著作都出版了中译本,如《历史学与社会理论》《什么是文化史》《法国史学革命》《语言的文化史》《图像证史》《制造路易十四》等。周兵,原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世界史、西方史学史,主要著作有《西方史学通史》第六卷《现当代西方史学》、《新文化史:历史学的“文化转向”》等,译作有《当代社会问题》等。
前言——德洛尔·瓦尔曼
序言
导论
咬文嚼字说流亡
个人的问题
银镶边
聚焦
研究方法
第一章来自边缘的视角
流亡作为一种教育
归土还乡
去地方化
转介调和
疏离超然
融合会通
双焦视野
理论
接受
第二章全球议题
拜占庭、波斯和阿拉伯人
基督教和佛教的云游僧侣
新闻传媒
第三章近代早期的流亡者
希腊人
犹太离散
穆斯林离散
天主教离散
伊丽莎白时代的流亡者
新教离散
意大利
荷兰
英国
中欧
法国
世纪年代的大离散
失与得
医生和书商
改行转业
历史学家与新闻记者
公正性
流亡时刻
第二代人
文化交流
第四章三种类型的客居者
商务客居者
商业公司时代
实用知识:语言和法律
纯知识与应用型知识
宗教客居者:传教士
耶稣会士
发现印度教
客居学者
在俄罗斯的教授们
近代晚期的客居者
在巴西的法国人
第五章大逃亡
革命与流亡
俄国移民
大逃亡
意大利流亡者
西班牙流亡者
德国和奥地利
两所移民学术机构
两个学科:社会学与艺术史
杂陈的接受
其他学科
转介调和
疏离超然
综合?
威权人格
失与得
尾声:年后
论英国脱欧
附录:人文科学领域位女性难民学者,—年
注释
参考书目
索引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ISBN | 9787100240475 |
条码 | 9787100240475 |
编者 | (英)彼得·伯克 著 周兵 译 |
译者 | |
出版年月 | 2025-03-01 00:00:00.0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精装 |
页数 | 320 |
字数 |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