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中考 高考 考试 开卷17
服务电话 024-23945002/96192
 

镜头下的旋律 中国电影音乐的审美变迁

编号:
wx1203464573
销售价:
¥78.85
(市场价: ¥95.00)
赠送积分:
79
数量:
   
商品介绍

著作基于电影音乐物理功能、心理功能与结构功能的理论分析,将新中国电影音乐审美变迁,按照时间线索进行整合性研究,将时代变迁及不同的文化生态和技术环境下,审美所呈现出的不同形态及其特征进行分析,同时以长春电影制片厂电影音乐为研究对象,进行个案研究,以期发现电影音乐呈现的新变化、新发展与新追求。著作运用文献研究法、谱例分析法、调研法等研究方法论述了中国电影音乐各时期审美变迁,研究无意成为事无巨细的历史编年,而是希望勾勒出电影音乐的审美演变,而衍生的生产制度、作者定为与变迁、音乐自身的审美等问题,描绘其背后意识形态、文化思潮、市场与电影体制变化背后的一种演变状态,从而形成对新时期电影音乐制作的探究。电影音乐的发展实际上是同电影艺术逐渐发展、成熟统一的过程,随着新时期中国电影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我们相信会有更加艺术,更富有创新性的电影音乐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坛出现。

万书亮长春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文艺学。
刘晓强吉林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艺术学。
徐洲传吉林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绪论影音本体论

第一章新中国电影民族风格

第一节电影与民族音乐的结合

第二节电影音乐中民族风格的表达

第二章特殊时期主旋律电影主导背景下电影的民族风格审美特点:以长春电影制片厂为例(1949-1978)

第一节“人民电影”观念的提出及其对电影音乐创作的导引

第二节创作主体思想与心态的主动适应与调整

第三节苏联电影音乐的渗入与民族元素的融合表达

第四节长影厂电影音乐简介及研究现状分析:以雷振邦音乐创作为例

小结

第三章改革开放初期电影音乐民族风格审美的文化选择(1979-1990)

第一节改革开放初期电影工业体系中的音乐创作制度

第二节现代意识的初显与通俗意识的萌芽

第三节第五代导演的集体亮相与电影音乐的人文精神

第四节王酩:旋律、调式的巧妙穿插与重复简介及研究现状分析

小结

第四章从电影产业的低谷与重生看电影音乐民族风格审美的兴衰沉浮(1991-2010)

第一节电影生产机制的重新构建与市场化步伐的曲折坎坷

第二节“流行音乐”的再定义与电影音乐的影响力实现

第三节商业的突围与音乐文化的反思

第四节创作本位的转变

小结

第五章转变与反思(2011至今)

第一节创作层面

第二节文化层面

第三节媒介层面

第四节新中国电影音乐民族风格的评述与反思

参考文献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ISBN 9787522533919
条码 9787522533919
编者 万书亮,刘晓强,徐洲传 著
译者 --
出版年月 2025-01-01 00:00:00.0
开本 16开
装帧 精装
页数 264
字数 245000
版次 1
印次 1
纸张 一般轻型纸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