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粮食节约和减损工作。2021年,我国发布了《粮食节约行动方案》,要求全社会采取综合措施降低粮食损耗和浪费,主要从粮食收获、储存、运输、加工和餐饮消费等5个环节推进节粮减损。在耕地资源有限、增加播种面积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机收减损是降低农业生产环节损耗浪费、增加粮食产量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主粮作物收获已基本实现机械化,小麦、水稻、玉米机收率分别超过97%、94%、80%,全国谷物联合收割机保有量223万台,总的看,除了一些特别小、特别陡的地块,主要粮食作物都是靠机械来收获的。本书立足主要农作物小麦、水稻、玉米机收情况,按照机械操作原理和实际操作问题,总结出100个常见问题,分为通用篇、小麦篇、水稻篇、玉米篇,分门别类地提供解决路径和方法,图文并茂,并配有3个视频,分别针对小麦、水稻、玉米进行动画讲解,实用性极佳。可适应当前学习手段多元化,农机操作具象化,演示风格通俗化,提供较好模式,为农机操作宣传培训提供良好参考,也为加快农机应急作业服务体系建设奠定基础。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前身是1934年中央农业实验所时期成立的病虫机械实验室,1957年独立建制,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九大学科群中农业工程学科群的主要依托单位之一,是农业工程科研领域国家级研究所。建所前后发明的具有世界里程碑意义的水稻插秧机、机动喷雾机代表了当时我国农业机械研制的先进水平。经过80年的建设,研究所现占地382亩,在职职工260人,其中研究员30余人、副研究员65人。设有穗粒作物生产技术装备、种植机械、棉麻收获技术装备、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装备、绿色耕作与根果类作物收获技术装备、主要粮经作物初加工装备、植保机械、农机化发展与系统优化、主要作物智能农机装备与技术、果蔬茶收获技术装备、果蔬生产与加工技术装备11个科研创新团队。农业农村部现代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南方种子加工工程技术中心、国家植保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机械工业耕作机械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等挂靠研究所建设。编辑出版《中国农机化学报》《农业装备与开发》《智能化农业装备学报》与《中国农机化年鉴》。建所以来,共获得各类科研成果1300多项,各类科技奖励160多项,其中国家、部、省级奖励120多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千余项。研究所与世界诸多国家和地区科研机构、大学有技术交往,在农业工程技术领域享有较高声誉。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 | 9787511669124 |
条码 | 9787511669124 |
编者 | 张进龙,曹光乔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03-01 00:00:00.0 |
开本 | 32开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124 |
字数 | 126000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