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本书突破以往学界对器物与雕塑概念的常规理解,将器物纳入雕塑的话语体系中来,针对器物的造型展开分析与研究,论述其雕塑性语言的表达方式和特征,由此重新审视中国传统雕塑的范畴和定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传统雕塑实际上是“器”与“像”的造型体系,对中国古代器物的雕塑语言研究也就是对这一造型体系的梳理与建构。
全书一共分为五章,前四章分别围绕器物的空间、形体、材料、时间等本体语言展开论述,第五章则是对器物雕塑语言的总结与延展。在空间语言的表达上,器物的孔洞空间与方向隅角空间具有非常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在形体语言中,器物的容量和体量关系以及某些器物重力与重心的表达也饶有意味。材料语言不仅表现在“文”与“质”的审美追求,还表现为材料问的模仿与转换以及对材料物性的悖反;时间语言主要表现为器物运动的真实与虚拟以及时间的隐喻和象征。最后一章总结了“器”与“像”雕塑语言体系的特征,并试图建立同当代雕塑语言表达的联结。
王礼军,202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美术学博士学位,获中央美术学院优秀毕业生。2023年任教于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作品曾获中央美术学院优秀毕业创作奖;“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提名奖;入选“明天当代雕塑奖”;国家艺术基金2020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等。论文曾获得第十四届“王子云艺术奖”;第二届王朝闻美术学术提名。作品曾多次以个展和群展的形式在国内外美术馆展出,其中包括中国美术馆、广东关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今日美术馆、天津美术馆、新疆美术馆、罗马国立现代及当代美术馆、葡萄牙东方博物馆等。
总序
前言
绪论
第一章“孔与隅”中国古代器物的空间语言
第一节表与里
第二节孔洞与虚空
第三节方向与隅角
第四节场与境
第二章“体与量”中国古代器物的形体语言
第一节尺度与规模
第二节体积与容量
第三节形体与触感
第四节重力与重量
第三章“质与文”中国古代器物的材料语言
第一节雕与塑的材料
第二节“质与文”的材料语言
第三节极致与遮蔽的逆材料语言
第四节“比德”与“雅趣”的材料象征语言
第四章“真与幻”中国古代器物的时问语言
第一节循环和序列的叙事时间
第二节运动与矛盾的暗示时间
第三节赏与用的经验时间
第四节象征与隐喻的虚拟时间
第五章“器与像”器物雕塑语言体系的建构
第一节器物雕塑语言的特征
第二节器物雕塑语言的修辞
第三节器物雕塑语言的延展
第四节器物雕塑语言体系的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上海书画出版社 |
ISBN | 9787547934180 |
条码 | 9787547934180 |
编者 | 王礼军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01-01 00:00:00.0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372 |
字数 |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