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中考 高考 考试 开卷17
服务电话 024-23945002/96192
 

战时中国的医疗和卫生

编号:
wx1203551325
销售价:
¥97.94
(市场价: ¥118.00)
赠送积分:
98
数量:
   
商品介绍

本书通过聚焦中国社会、传统医疗与科技,探讨1931至1937年间近代中医如何在战时面对挑战并逐步转型,反映了中医药由传统向现代的过渡;介绍抗战时期国际援华医疗事业发展情况,尤其是国际援华医疗机构如美国医药助华会(ABMAC)和援华联合会(UCR)对中国抗战期间军事医疗的支持与影响;考察中国军队医疗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展现这一体系在抗战时期逐步发展完备的过程。本书既梳理战时政府高层的医疗政策,也关注大后方和解放区的实际情况,呈现医疗卫生视角下的抗战史新面貌。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中国近代医疗史新论:中医救护队与西医知识的传输(1931—1937)
一、 前言
二、 九一八事变之后的医界反思
三、 中医救护队之成立
四、 关于中医学术改进之讨论
五、 结论

第三章“非常时期”(1937—1945)中医涉入战争与国难的相关论述
一、 前言
二、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后的中医言论趋向
三、 战争中的救护与医疗
四、 战时中医对外科和骨伤科的讨论
五、 有关药品与制剂的相关讨论
六、 结论

第四章战争的启示:中国医学外伤学科的知识转型(1937—1949)
一、 前言
二、 战前改良中医外伤科的言论
三、 战争开始后的转变
四、 有关外伤科药方的中西融通
五、 结论


第五章“国药”或“代用西药”:战时国产药物的制造与研究
一、 前言
二、 抗战期间一般制药业的状况
三、 “国药”之生产与管理
四、 军医与“国药”种植
五、 战时中药的研究
六、 结论


第六章抗战时的群众卫生与政治动员:以陕甘宁和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中医药政策为例
一、 前言
二、 中药材的政治动员
三、 另一种结合:中医合作社
四、 中医与群众运动
五、 打破藩篱:边区的中西医结合
六、 结论

第七章抗战时期的国际援华医疗事业

一、 抗战时期的难民医疗救助与军事医疗发展
二、 外国援华医疗事业领导权的冲突:美国医药助华会与中国红十字会
三、 “西班牙医生”的问题
四、 美援与中国军事营养学的发展
五、 国际援助与自制青霉素
六、 结论


第八章思考中国军医制度的另一视角:日记中的公卫史研究
一、 军队与军人卫生
二、 战争全面爆发后的军医事项
三、 公共卫生的基础:教养个人,改变国民性
四、 纪律、规范与身体之强壮
五、 日常环境卫生的观察与治理
六、 一般公共卫生政策
七、 卫生现代性的监督者
八、 结论

第九章抗战时期军队医疗体系的建构与规划
一、 前言
二、 蒋介石与军医高层领袖的制度规划
三、 冲突:德日与英美两大派系军医之争.
四、 融合:战后军医机构之整并与改组

第十章总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14281104
条码 9787214281104
编者 皮国立、杨善尧、刘士永 著
译者 --
出版年月 2025-02-01 00:00:00.0
开本 16开
装帧 精装
页数 424
字数 310
版次 1
印次
纸张 一般纯质纸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